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举措,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智能技术为骨骼,以优质数字资源为主体,以精准化教育服务为灵魂,目前已形成“三横(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纵(德育、智育、体美劳育)”的“明横暗纵”数字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建成了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其中,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我国基础教育数字化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它通过整合已有的优质数字资源,持续扩大平台资源总供给,服务中小学师生和家长,支持数字技术真正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助力学校实现教育要素的数字化改造、时空融通、组织机构重塑等,支撑学校构建全新的数字化育人新生态。
一、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发展与影响
(一)基础教育数字资源持续优化升级
近20多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先后启动多个重大工程。基础教育领域的数字资源建设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分散到汇聚”的过程。2003年,教育部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了大量数字教育资源,并通过光盘、卫星、计算机网络传送到偏远农村地区;2012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通过网络、卫星为我国偏远地区教学点传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帮助农村地区特别是缺师少教的教学点,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2012年,国家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三通两平台”的建设目标,构建并发布“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2014年,教育部启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旨在鼓励教师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上好一堂课,并在互联网共享课程资源,实现名师作示范的目的;2022年3月,教育部发布《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方案》,通过升级改造“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构建了全新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截至2024年1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总量达到8.8万条,覆盖65个版本共565册教材,平台注册用户达1亿人次,页面浏览量近360亿次。[1]
(二)智慧教育平台支撑学校数字化转型
教育数字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对教育要素进行数字化改造和功能提升,进而促进教育创新发展,支撑构建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体系的过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在推动学校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教学流程重构、教学组织重组、教育生态过程重塑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
支撑学校教育环境的数字化转型。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以基于班级授课制的线下集体教学为主,师生教学活动依托纸质教材、教具学具以及投影仪等基础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场所局限于教室这一封闭环境。依托各种数字教育平台,教学场景逐步拓展为线上个性化自主学习,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新空间应运而生。此外,VR、AR、元宇宙等虚拟数字技术进一步丰富了教育环境的存在形式,为师生打造了更多数字化、沉浸式、智能化的新型教育环境。
支撑学校教育内容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教育内容突破了传统教育内容获取的局限性,提升了教育内容的多元性、趣味性以及获取的便捷性,丰富了师生的教育选择。数字教育内容的互联网供给在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部地区许多农村学校利用平台资源实施“双师课堂”,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支撑学校教学过程的数字化转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各种数字资源和智能化学习工具能够支撑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不再局限于教师课堂讲授,师生可基于平台开展在线协作学习、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式教学等多种教学组织方式。基于平台连接的教学时空,有利于教师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
支撑学校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三方面。在平台支持下,评价主体更加多元,包括教师、家长、线上学习伙伴等;评价方式以数据为驱动,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及时了解学习效果,并根据数据反馈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评价内容更加全面与真实,依托学生在平台的学习档案记录,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
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基本功能与应用场景
(一)八项基本功能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广大中小学校、师生、家长提供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的资源服务,包括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教改经验和教材10个板块资源,涵盖电子教材、课程文档、政策文件、图片、音视频等不同类型资源。部分省市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构建了地方平台,建设了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数字资源(见下页图)。
除了数字教育资源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还提供了在线学习、课堂授课、师生交流、作业练习、资源推送、教师发展、班级管理和家校互动等教学工具软件,帮助师生更加便捷地使用平台资源与服务。
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便利的在线课程资源访问、阅读功能,方便师生自主学习。
课堂授课。平台提供的客户端软件支持授课模式,该工具集合了黑板、资源库、习题库、课程资源等功能模块,提供随机点名、下拉黑板、画笔等辅助教学功能,全方位助力教师课堂授课。
师生交流。平台提供了多种课堂交流和互动工具,如在线答题、实时互动、小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在观看视频时遇到不懂的内容可以标记圈画、点击提问,并发送给教师寻求解答。
作业练习。平台提供了课程资源包和对应的课程习题以及题目的详细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检测巩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平台同时支持教师自己上传练习题,给学生布置作业。
资源推送。平台的推荐栏目设置了中小学常用教材、直播专区、活动专区、热门推荐、为您推荐、关注动态、专家团队工作室推荐和热门榜单8个板块,可根据用户的自主定制进行资源的智能推荐。
教师发展。平台提供教师研修功能,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研修资源,包括开展集体备课、学科教研、培训交流、专家指导、名师引领、课题研究等研修活动。
班级管理。教师可以创建并邀请学生加入班级群,轻松录入、编辑和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查看和管理,还可以使用打卡等功能发布班级活动,提升班级整体管理效率。
家校互动。平台提供了创建家校群,在群内发布通知公告,发起打卡、接龙、报名投票等功能,教师通过同步课程表和作业活动等信息,帮助家长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参与学校活动,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效果。
(二)八类应用场景
学校可以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教育场景开展落地应用实践,推动国家平台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自主学习。在教师远程指导下,学生根据教师安排独立进行课程学习,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等任务。
教师备课。教师在课堂授课前使用平台备课工具,结合平台资源进行自主备课,包括查找备课所需资源、编辑修改所需文件、PPT课件等,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其他教师共享云文档等。
双师课堂。教师结合线下教学活动,通过教室大屏播放平台线上视频资源,开展“线上教学视频+线下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双师”课堂教学,拓展讲解知识,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作业活动。平台支持教师布置作业活动—学生完成作业活动—教师批阅作业并统计—学生查看并改错—教师进行作业讲解等一系列作业活动场景的操作流程。
答疑辅导。通过师生群,学生可以在线提问,与同学互助答疑,并获得教师的答疑辅导。教师也可以组织在线答疑,开设答疑课堂,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课后服务。学校管理员可以通过平台发布课后服务课程,供学生在师生群中选课。平台支持的课后服务场景的操作流程为:管理员发布课程—家长或学生选课—家长或学生查看课表—学生参加课程—教师布置活动—学生完成活动—家长反馈满意度等。
教师研修。区域或学校可利用教研群组建教研共同体,使用平台工具和平台资源开展集体备课、学科教研、培训交流、专家指导、名师引领、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
家校交流。平台支持的典型家校交流场景有三类:一是家长与教师通过家校群或私信交流;二是家长之间通过群聊和私信交流;三是教师通过“直播”功能组织家长会,促进家校交流。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构成图
三、构建基于智慧教育平台的学校教育新生态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显著特征与重要标志,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教育数字化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数字化改造,更是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数字化育人新生态,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普及优质资源应用的数字化新课堂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教育资源供给的“国家队”,其资源具有专业化、精品化、体系化鲜明特征,这些资源可以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课堂导入、知识讲解、课堂互动、课上练习等。通过平台提供的资源和工具,学校可以积极探索和普及基于优质资源的“双师”课堂教学、基于教学流程优化的“先学后教”翻转式教学、基于课堂过程反馈数据即时分析的“数据驱动”生成式教学等,形成智慧教育平台支撑的数字化教学新课堂新模式。
(二)探索虚实空间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通过网络为师生提供了连接学校实体教室与线上虚拟学习空间的新型育人环境和课程教学组织的新型空间。通过平台的应用,学校可以创新课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及教学组织模式,探索更多灵活弹性的教学实践,如跨校组班、选课走班、校际协同课程教学、“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以此打破学校传统教学时空的限制,优化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推动区域与学校间的教育均衡发展。此外,还可以基于平台探索规模化因材施教新路径,构建“师—生—机”复合型主体的智能助教、智能学伴、智能陪练、智能测评等新模式,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三)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的教育评价改革
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学生和教师构建数字档案,实现教与学过程的伴随式数据采集,实时掌握学情动态,记录学生成长过程,建立基于知识和能力双驱动的教育评价体系。同时,平台汇聚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建立了师德师风大数据分析模型,促进了以教书育人实绩为核心的教师评价改革。此外,平台利用数字技术构建多元共治空间,建立了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区等参与评价的有效方式,有助于学校教育实现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和民主化。
(四)用好平台资源工具服务“双减”落地
平台提供的课程教学、作业设计、课后服务、教师研修等资源得到了广大教师、学生的高度关注和广泛使用,特别是有效帮助解决了学生停止参加校外培训后“在哪里学、学什么”的问题,进一步助力学校实现“双减”落地。[2] 学校作为落实“双减”的主体,通过充分发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优质资源与服务的作用,有助于打造更加生动直观的高效课堂,提升作业设计与评价水平,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最终实现学业减负与课堂教学增效的统一、作业设计质量与教学评价标准的统一、学科知识学习与综合素质发展的统一。
(五)构建家校协同育人数字化新空间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和家校沟通工具,为家校协同育人提供了坚实的数字化基础。平台提供的家庭教育课程,为亲子互动提供了数字化空间;平台提供的沟通工具,如班级群、家校群,方便教师、学生、家长之间进行信息分享、问题咨询、意见反馈等,增强了家校互动的效率和质量;平台提供的家校共育案例,如新班会、家庭会议、班级组导师例会等,实现了学校德育与家风传承、学校常规教育与家庭养成教育、学校思想教育与家庭美德教育的三个协同,有利于不断完善家校联动机制,提升协同育人的科学性、精准性。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生态建设和运行运维机制研究”(ACA230014)的研究成果
注释:
[1] 教育部. 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应用的工作进展[R/OL].(2024-01-26)[2024-02-15].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4/55785/sfcl/202401/t20240126_1112430.html.
[2] 教育部. 建好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R/OL].(2022-06-06)[2024-02-1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2022/2022_zl12/202206/t20220606_635006.html.
(柯清超、马秀芳、邓博扬作者柯清超系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马秀芳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邓博扬系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科研项目助理)
《人民教育》2024年第5期
2024-07-17
本文标签:ag真人,ag体育ag真人平台官方,ag真人国际官网,Ag平台官方网站,ag娱乐平台游戏中心,ag真人游戏官网平台,ag体育官网入口app,ag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g体育官网登录入口